大紅袍,眾說紛紜的一款泥料,紫砂新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和福建武夷巖茶“大紅袍”有什么關系?
明清時期,南方的廣東潮州等地,流行喝“功夫茶”,紫砂壺問世后,從宜興赴任的一些朝廷官員,講紫砂紅泥壺帶到了南方,就這樣大紅袍茶和紫砂紅泥壺邂逅相遇了,茶色壺色渾然一體,可謂“天作之合”堪稱一絕。隨后潮州人喝“功夫茶”推崇與之想匹配的宜興紅泥壺。朱泥壺色澤鮮艷,與大紅袍茶芽色相近,久而久之,大紅袍就成為了朱泥壺的代名詞。
明清時紫砂泥中的“大紅袍”,還有另一個說法:一種朱泥中的極品泥料!現今有人認為它只是一個傳說,已經絕跡了,或者根本就不存在,那么究竟有沒有所謂“大紅袍”呢?
我認為既可以說沒有,也可以說有,說它沒有,是因為“大紅袍”根本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,而且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“大紅袍”,又談何見過呢?歷史上朱泥連個名稱都沒有,哪里來所謂的大紅袍呢?說它有,其理由是,“大紅袍”既然是色澤艷麗的朱泥壺,且歷史上曾經有過被稱之為“大紅袍”的朱泥作品,紫砂礦源并未枯竭,怎么會沒有“大紅袍”朱泥的存在呢?
大紅袍朱泥原礦
2000年左右,我們業(yè)內行家劉玉林,根據自己積累的紫砂泥知識和對“大紅袍”的認識,尋找起了這“大紅袍”朱泥,他幾乎跑遍了宜興及周邊的礦區(qū)和宕口,終于找到了被業(yè)內行家們認可的大紅袍礦料,劉玉林尋找到的“大紅袍”礦料,開始并不為人認可,甚至很多人不屑一顧,然而當其見到作品,經常把玩,面之于行家,卻如獲至寶,不惜重價競購。
大紅袍朱泥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點:一少;二難;三奇。
一少,是指礦料極其稀少,它不像一般的泥料,有單獨的礦層,原礦大紅袍,沒有單獨的礦層,零星散落在朱泥礦層中,通常在一個礦層面的幾方土中也挑選不到幾兩,礦料極其稀少而珍貴,均是以斤而論價的。
因為礦料資源稀少,沒有機械加工所需要的量,故一般采用較為原始的小型石磨碾粉,手工拌和成泥,經陳腐后才能使用。目前市面上,有“自詡”為大紅袍泥料的作品,實際均為人為配制的泥料所制,根本體現不出其獨特性,真正的大紅袍泥料,可謂少之又少。
二難,是說其制作和難燒制,大紅袍朱泥外觀呈土黃色,據江蘇省陶瓷研究所分析檢測,二氧化硅的含量與大多數紫砂泥相比,相對較低,黏土物比例大,黏性極好,正是因為這點,在做壺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粘工具,難于成型,不是朱泥高手,還真做不了。
大紅袍朱泥泥性重,燒成收縮比較大,通常為18%,燒制溫度低。燒結范圍也窄,通常溫度范圍為1130°C~1160°C。燒成時如溫度把控不好,容易燒“爆”和開裂,所以成品率極低,一般只適合做小品,不宜做大件作品。
三奇,指的是泡養(yǎng)效果奇特。大紅袍朱泥雖說色澤較為鮮艷,但并非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鮮紅,制品燒成后通常呈暗紅色,經久泡養(yǎng)后,會越發(fā)鮮艷明亮,晶瑩如玉。單獨看作品其色似乎不夠明顯,如果將其與其他朱泥類作品一起比較,特征就明顯了。